文献信息:
程杰,赵鹏,李建瑛,李贞,张松斗,李建成,刘小侠.我国落叶果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60年研究进展.植物保护学报,2022,49(1):87-96
DOI:10.13802/j.cnki.zwbhxb.2022.2022807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刘小侠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长期从事害虫综合治理、昆虫病毒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Ec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Nanoscale, Chemospher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著作8部,作为主编编写著作2部;获得授权专利3项。曾获大北农青年科技奖,中国昆虫学会青年科技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社会任职:北京昆虫学会理事、北京树木医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报编委、应用昆虫学报编委,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委员会委员等职。
论文作者:
程杰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目前从事梨小食心虫神经肽及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聚焦于神经肽Corazonin及其受体调控梨小食心虫生殖的机理。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
赵鹏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目前从事于梨小食心虫产卵相关研究,探究诱导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时期进行寄主转移和产卵的内在机制。曾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棉花学报各发表论文1篇,授权专利1项。
李建瑛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于昆虫非遗传可塑性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聚焦于环境因素影响中国梨木虱适应性的分子机制。曾以第一作者在Pest Management Science和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发表研究论文。
李贞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果园害虫的成灾规律、绿色防控和发育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梨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Pest Management Science,Insect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等专业期刊发表,共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3部。
张松斗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昆虫学系副系主任。长期从事昆虫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互作,miRNAs和基因的表达调控领域的科研工作。目前聚焦于果园重要害虫中国梨木虱的爆发成灾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Ecology,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和Insect Science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主讲本科生《植保专业实验(1)》和《农业昆虫学》等课程。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委会成员、中国昆虫学会会员,并担任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的Review Editor。
李建成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主要从事天敌昆虫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果树主要害虫发生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Entomology、Annals of ESA、Biological Control、Journal of Pest Science、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理事、河北省植保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委员会委员等职。
通信单位: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
北京 100193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保定 071000
注:以上为论文部分内容,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阅读全文。
植物保护学报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植物保护学报》购买方式